欢迎来到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活动>教育科研
基于五维模式的幼儿园品德教育实践研究
烟台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烟台市市级机关幼儿园始建于1950年,是首批山东省十佳幼儿园。自1989年起,针对彼时独生子女引发的普遍性品德教育缺失、家长及社会重智重体轻德等问题,准确把握幼儿园课程改革路径,以前瞻性思维、系统性谋略,沿着国家教育发展的方向,潜心探索德育课程创新。

30余年的探索,幼儿园借鉴陶行知先生“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以阶梯式研究和“五维度、三原则、两类型、一模式”的实践探索,将品德教育贯穿于幼儿成长的全过程,建构起富有特色的生活化、情境化、实践化“五维模式”品德教育课程体系和“融合”实践模式,推动“立德树人”落地、落细、落实。

upfile

  成果的基本主张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品德教育回归教育中心、基于幼儿直接经验和切身体验的品德教育观,以幼儿为主体,在国家教育政策引领下,探索品德教育有效途径,构建了系统、全面、易于操作、切实可行的幼儿园“五维模式”课程体系,把道德规范、情感体验、行为准则通过活动、体验、实践的方式使幼儿“认识内化、品德外化、行为细化、习惯强化”,关注幼儿全域生活,赋予幼儿多层次、多角度的切身体验和践行机会,以“德”带动幼儿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upfile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加强德育改革是奠定国家基石、塑造民族未来、实现强国梦的根本和基础。幼儿园是每个人接触到的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小社会”,是社会化的第一步,从幼儿时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任重而道远。

(二)研究目的

1.丰富完善幼儿园品德教育实践,为幼儿园品德教育工作提供具体可行的成果范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2.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品德教育工作体系,提升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3.提升幼儿园品德教育观念、体制、目标、内容、方法与模式等方面的普适性,解决幼儿园品德教育困境。   

4.推进幼儿、教师、家长、社会品德教育共同体的建设。

(三)研究内容

构建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切实可行的幼儿园五维模式品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生活渗透、活动整合、主题深化、环境影响、合作共育五维融合一体的品德教育模式;打造“全生活、全课程、全德育”新样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新格局。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寻品德教育支点——品德教育载体构建——形成完整的五维模式品德教育体系”路径,构建了由幼儿、教师、家庭及社区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品德教育互动网络,提高了品德教育实效。

研究共历经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品德教育支点、途径与价值的初步探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针对实践中发现的品德教育缺失问题,以“我是好娃娃”和“懂礼仪”等为切入点开展传承中华美德研究。幼儿园依托“探寻传统游戏的品德教育价值”为支点,进行了“发现问题—交流思想—研讨碰撞—解决问题”的品德教育初步研究,开启“科研兴园”之路。

1996年幼儿园依托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暨山东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系统工程研究》,研讨“我们应该崇尚什么,追寻什么,怎样把中华文明、传统美德等传给我们的孩子?”,并以传统游戏和民间艺术教育为路径,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养成。

第二阶段:“活动整合+生活渗透”模式探索

幼儿园依托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行动研究》开展了提升教师德育素养、优化教师德育理念、增强德育课程意识的研究,尝试在五大领域活动中增加德育元素同时,借鉴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思想,立项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研究》。依托《学前儿童游戏多元价值的实践研究》和《幼儿园多元文化的实践探索》,在侧重于“一日生活中品德教育策略”研究基础上,开启了“基于幼儿的生活、在幼儿的生活中、为了幼儿的生活”的品德教育模式。

第三阶段:侧重“主题深化”模式构建与实践

2010年10月,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催生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幼儿园品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立项。

第四阶段:“五维德育”全生活全过程融合延展

2017年,以“创新育人模式”为重点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五维活动模式的幼儿园品德教育实践研究》立项。参与山东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幼小班孩子基本素养培育的家庭教育研究》等,较好地解决了之前研究中出现的“碎片化”“分散化”“割裂化”等相关问题,将品德教育覆盖幼儿全生活、贯穿育人全过程。

upfileupfile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1.建构了五维融合一体的品德教育模式,涵盖生活渗透、活动整合、主题深化、环境影响、合作共育五个维度内容,各维度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融合,覆盖幼儿全生活,贯穿育人全过程,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1)生活渗透: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及家庭生活中各种细微环节中均蕴含了品德教育的契机,包含着习惯、规则、礼仪、合作等品德教育元素。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和元素,注重随机教育,是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养成的绝佳形式之一。  

(2)活动整合:五大领域中包含着品德教育的内容,如语言领域中的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健康领域中幼儿为达到目标要遵守的规则要求;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合作;艺术领域的美好温馨;社会领域渗透的爱心与感恩等都会促进幼儿的道德认知与行为良性发展。

(3)主题深化:围绕节日、季节、社会实践等主题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将德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环境影响: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是幼儿品德教育内化的中介,强调无意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充满正能量的墙饰、蕴含哲理的图书,成人的示范引领等都会起到净化幼儿心灵、向往美好的作用。环境影响是物质与精神、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体。

(5)合作共育:启动家园共育模式,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让家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必由之路。

2.构建了以幼儿园品德教育为主体、家庭品德教育为基础、社会品德教育为依托的立体品德教育网络。

3.形成了聚焦“立德树人目标、全程育人导向、核心价值观引领、科学育人模式、协同育人合力、增强育人实效”的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路径与长效机制。

upfileupfile

四、成果创新点

(一)实践中的突破

1.形式创新。“五维德育”引领幼儿生活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内化,“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既注重品德教育的显性教育,更注重品德教育的隐性渗透,实现了对幼儿生活的全覆盖。

2.机制创新。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突出幼儿品德教育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二)理论上的创新

“五维德育”课程体系采取序列化开发新思路,将课程目标、结构、实施以及评价贯穿其中,避免了传统品德教育假而空、大而全、宽而泛局面。

五、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30余年的探索一步一个脚印,每一个阶段都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围绕国家教育发展改革方向,坚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的教育初心,聚焦幼儿园品德教育观念、体制、目标、内容、方法与模式等方面的普适性,研究成果不断深化、螺旋上升,每一阶段的成果都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提升,幼儿园品德教育工作逐渐摆脱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使传承多年的民族精神和中华美德更富生机、更有内涵、更具活力。

(二)反思

1.幼儿园“五维融合模式”品德教育课程体系,在发展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浅显,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健全和完善品德教育评价体系,更好地实现评价有效促进品德教育作用。

2.经调查,幼儿园时期与小学时期在德育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做到有效衔接,造成了幼小之间的品德教育断层,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一些良好品德和习惯,到了义务教育阶段会有不同程度淡化。下一步幼儿园将与结对小学一起积极探索幼小之间品德教育双向沟通衔接策略,为幼儿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upfile

百家号
欢迎关注
百家号
抖音号
欢迎关注
抖音号
公众号
欢迎关注
公众号
视频号
欢迎关注
视频号
头条
欢迎关注
头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