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活动>市县动态
课程故事 | 童行宁阳——一场由路线图引发的深度学习

  编者按:为推动我省学前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交流各地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宣传学前教育典型案例、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和先进人物事迹,经研究,将面向各市征集成熟材料,用于宣传推广。以下为宁阳县大地金桥幼儿园案例分享。

  01 项目背景

  我园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开展“童行宁阳”系列活动,让幼儿在行走中,领略家乡美丽,体验家乡悠久历史文化,感受家乡发展变化,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师幼先后前往过鹤山颜庙、八仙桥酒文化博物馆、葛石凤凰山、乡饮粉皮加工厂等宁阳县极具代表性的场地。

  02 项目活动目标

1.了解宁阳公交线路、标志性地点,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进行表征,体验路线图的有用与有趣。

  2.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猜想、验证、总结,并与同伴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用多种方式合作解决问题。

  3.感知家乡变化,萌发责任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03 项目线索图

  项目线索图(预设+生成)

  04 项目探索过程

  一次外出后的大讨论,引发了孩子们关于出行方式——公交车的浓厚兴趣。于是,一场奔走于宁阳县城的公交之旅一触即发。

  带着好奇心与探索欲,中班孩子们分六组,乘坐不同路线的公交车,奔赴选定的目的地。无数的疑问引发了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欲望。

  驱动问题一:

  在公交车行程中,发现了什么?

  驱动问题二:

  自制路线图和公交车上的路线图哪里不一样?

  经过讨论,孩子们得出以下结论:

  驱动问题三:

  更喜欢哪种公交路线图?

  孩子们决定和爸爸妈妈利用周末时间,进行深度的实地探访,再次确定这些地方在宁阳路线图中的具体位置。

  孩子们将了解到的公交线路经过点粘贴在路线图上。

  驱动问题四:

  在重返探访中,还发现了什么?

  孩子们发现同一条道路出现了不同的名字,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解放路由七贤路改名得来,它曾经还叫做交通路。

  道路名称的变化让孩子们很感兴趣,于是利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对家附近的道路展开了深入调查。

  驱动问题五:

  如何让路线图更清楚直观?

  立体路线图1.0

  教师将孩子们一起填充好的宁阳平面路线图扫描打印,支持他们分组进行沙盘建构,选用自己想要的模型代替路线图上的标志性地点。在复盘分享时,问题出现了。

在复盘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沙盘太小,路标放不下,以及路太窄,找不清路线等问题。

  立体路线图2.0

  这一次,孩子们将大的路线图搬到沙盘室,用一块沙盘作为自己了解的区域,并进行拼摆组合。孩子们很快将洸河公园、宁阳一中确定好位置。这时问题出现了:找不到县医院的位置,不知道放在哪里。

  萌萌:沙盘上有空的位置,但是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

  天天:我们按照宁阳路线图,直接都摆出来吧!

  立体路线图3.0

  新的搭建开始了,孩子们按照平面路线图,一一对应搭建立体路线图,可是沙盘不够了。雨雨提议:“我们数数看,把空白的拿走吧。”

根据平面路线图,孩子们将暂时空白的沙盘拿走,这样立体路线图基本成型。并初次确定地标地点在路线图中的位置。

  桃桃:沙盘的格子和平面路线图还是对应不起来。

  驱动问题六:

  沙盘路线图位置和平面路线图怎样对应起来?

  静好:我们可以给路线写上名字。

  沫沫:我在路上看到过路牌,上面写着路的名字。

  朵朵:那我们一起去做个路牌吧!

  回到教室,孩子们在美工区选择材料制作路牌。有了之前螺母积木区制作立体标志的经验,孩子们熟练地选择卡纸、雪糕棒绘画路牌,用自己的方式给立体路线图中的道路做好标识立牌。

  立体路线图4.0

  孩子们对照平面路线图,通过数格子的方式,将标识立牌放置在对应的路线上。

  诺诺:解放路的标识和其他的也不一样,看得见这边就看不见那边。

  通过讨论,他们决定更换解放路标识的方位,让所有道路标识朝向相同,这样可以让道路看起来更加明确。

  立体路线图5.0

  有了路线标识的指引,孩子们确定了地标地点所属的区域位置,搭建完成了基本的立体宁阳路线图。

  孩子们请来了没有参与公交环城活动的大班小朋友,介绍宁阳的路线图。

  课程复盘:

  如何用海报的形式展现宁阳路线图?

  支持幼儿对已有经验举一反三,创造性转化为高阶表征,重建“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支持性师幼关系,凸显儿童作为“文化反哺者”与“阐释性再生产”的角色和能量,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再现能力,推动儿童深度学习,于是海报式路线图就此产生。

孩子们以探究经验为原型,创想出各种不同的连接符:直线、箭头、马路、道路标识、绘画图像等,整理加工后,形成探索过程性记录——海报式路线图。

  在与同伴进行分享的过程中,有人提出疑问:那些空白位置是什么?

  老师:对,那是我们还没有了解到的地方。

  对于路线图中尚未点亮的“空白”,我们将继续童行宁阳,用脚步丈量,潜心研究,更好地了解家乡宁阳的道路文化。

  驱动问题七:

  家乡有什么新的变化?

  孩子们再次探索家乡的崭新变化。通过采访,了解到道路更加发达、建筑物逐渐增多、生活更加便利等变化,对家乡的认识经验逐渐由模糊到清晰,从无意关注到有意关注,逐步形成归属感,萌发了爱家乡的情感。

  在跟随公交车游历家乡的旅程中,孩子们欣赏了家乡美景,最终乘坐公交车来到离家最近的站牌,陪伴最牵挂的人。一颗爱“家”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未来走向

  地图作为一种特殊路线图,与人类的文明是相伴相生的。从古代的马王堆地图、大明混一图等,到现在的北斗导航、天气预报、地理灾害预测等。AI时代的到来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地图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社会的无价瑰宝。通过调查,孩子们知道,古代人类很早就学会了在崖壁或石板上刻画简单的图形,用石子、贝壳来模拟所见事物的形状、大小、方向以及相对的位置,作为外出狩猎或出门劳作的方位指南。即便是放在今天,记录路线图在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路线图孩子们还想知道什么呢?

  |教师反思                            

  1+N(一场路线图引发的深度学习)

  “1”——围绕一个路线图的主线。

  “N”——幼儿在课程中涌现的关于路线图的多个问题。

  在本次课程中,基于兴趣及提出的问题,孩子们与同伴共同探索、发现、复盘。

定义问题——小组头脑风暴——共同实践解决问题——独立自主学习和概括总结,这也是使课程得到拓展和提升的关键要素。

随着课程的深入推进,预设目标转化为生成目标的过程也自然发生。幼儿在连续不断的与其他经验互动、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经验,获得新的成长。

漫游街巷,穿梭楼宇,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耳廓聆听烟火,用心灵感触人间。从公交车环游到路线图寻宝,孩子们的学习从未离开生活,他们基于生活,又回到生活。通过本次的公交车路线图课程,引导孩子们走出家门,积极去探索身边的资源,扩大“周围的世界”的范围。

  还记得路线图分享中那些空白的地方吗?那不仅是孩子们没有走到过的地方,更是他们长大后渴望通过自己努力建设的地方!


百家号
欢迎关注
百家号
抖音号
欢迎关注
抖音号
公众号
欢迎关注
公众号
视频号
欢迎关注
视频号
头条
欢迎关注
头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