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教育(教体)局学前科(处)、基教科(处):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引导教师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加强学前融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专业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推动我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生活活动、融合教育、教研活动案例征集。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征集内容与参加人员
(一)征集内容。
1.游戏活动案例。主要指在教师提供相关环境和玩教具材料基础上,幼儿基于兴趣自主开展或教师组织开展,能体现幼儿高质量学习探究过程的游戏活动案例。
2.生活活动案例。主要指在幼儿入园、离园、如厕、洗手、喝水、进餐、午休等各个生活环节中开展的教育活动案例。
3.融合教育案例。主要指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与普通儿童一起高质量接受保育教育的相关案例。
4.教研活动案例。主要指幼儿园教师在教研负责人的组织下,有计划、有方法地分析和解决保育教育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保育教育实践为目的的实践性、反思性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活动案例。
(二)参加人员。
各市、县(市、区)教科研人员、幼儿园园长、教师等学前教育工作者均可参与。
二、名额分配
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融合教育案例,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济宁市、临沂市、菏泽市每市每类案例限报20项;淄博市、烟台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每市每类案例限报15项;枣庄市、东营市、威海市、日照市每市每类案例限报10项。各市推荐的优秀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融合教育案例应覆盖各年龄段,城乡数量均衡,小班和中班案例数量各不低于分配名额的30%,乡镇和农村幼儿园案例总数不低于分配名额的15%。教研活动案例,每市区域教研活动案例限报5项,园本教研活动案例限报10项。省学前教育中心直属园每园从四类案例中任选一类申报,每园限报1项。
三、遴选程序
(一)自主申报。申报者认真梳理案例,经所在单位审核,将符合条件的优秀案例报送至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二)市级推荐。各市严格推荐程序,按照各类型案例要求及分配名额,对案例进行遴选推荐。经市级推荐的案例单位登录“山东省幼儿园案例征集管理平台”(https://gzpt.sdei.edu.cn/gzpt/login/login_toIndex),按要求进行网络填报。
(三)省级遴选。省学前教育中心将组织专家对各市推荐的优秀案例进行遴选,确定一批优秀案例进行宣传推广。
四、案例要求
(一)方向正确。政治方向正确,有效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学前教育、融合教育、教研工作的政策文件精神,体现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要求和科学的保育教育理念,突出游戏和生活活动的育人价值、彰显融合教育的人文关怀、体现教研活动的专业支撑作用。
(二)示范引领。主题鲜明,具有问题意识,价值定位、内容选择、策略方法等在省内外具有领先性,呈现区域和幼儿园课程改革、教研改革的最新成果,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结构完整。案例背景、实施过程与反思、特点及价值等方面的阐述和说明清晰。呈现形式以文字为主,行文简洁、主题突出,原则上不超过5000字。可插入照片,一般不超过12张。
(四)内容真实。来源于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或教研工作实践,杜绝脱离事实依据的编造和修饰。严禁抄袭或将已公开发表、获奖的案例重复申报,一经发现,取消申报资格,且2年内不得再申报。
五、组织实施
(一)精心组织部署。各地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生活活动、融合教育、教研活动案例征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管理,精心部署,坚持好中选优、宁缺毋滥,组织专家组严格按照要求评审、推荐。
(二)加强专业指导。要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和高校等专业机构资源优势,指导学前教育工作者认真总结梳理开展四类活动的做法和经验,结合当地实际,遴选申报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三)强化宣传引领。各市要把优秀案例征集作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推动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和教研改革,促进我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省学前教育中心7月25日前分配网络填报账号和密码;各市7月31日前组织申报单位将对应案例的申报表、活页(附件2、3、5、6、8、9、11、12)及案例中的照片原图上传至平台并审核,审核无误后将四类案例的汇总表(附件1、4、7、10)word版和加盖公章的PDF版发送至邮箱xqzxjyb@163.com。案例名称,申报人姓名、数量、顺序、所在单位等信息以盖章版汇总表为准,一经推荐单位确认,不得更改。请案例申报人和各市填表人认真核查,确保信息前后一致、准确无误。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