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推动我省学前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交流各地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宣传学前教育典型案例、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和先进人物事迹,经研究,将面向各地市征集成熟材料,用于宣传推广。
看到孩子们在快乐、自信、专注的进行游戏时,我深深体会到这才是孩子们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积累经验、深度学习。在心中充满着喜悦时,过去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时刻引起我的反思,鞭策着我调整。
五步、十步都是进步,
顿悟、渐悟都是领悟。
再不完美的行动,也胜过被动的等待。
只要你开始出发,就赢过了睡在起点的人,也就离开展游戏的成功更近一步!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每个人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创造全新的未来。做出改变,不负自己。就像我问我们的老师你们还想回到过去的教学模式吗?一致的回答没有一个人愿意回到过去。
01、高控不自知
那时我们的儿童观是不相信儿童的,教育观是老师不教孩子不会的。
我们原有的教育现状:一日生活流程碎片化到23个环节,集体教学根据省编教材主题一个环节不漏的开展,区域游戏以功能划分多是集体教学的延伸,户外游戏以体能大循环为主。我曾把老师制作了多少玩教具,什么节点做什么作为对老师的考核。2018年10月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流动儿童保教质量提升项目花落我园,专家建议以游戏为切入点提升保教质量。刚接触自主游戏时大家提出我们的很多活动都有高控,我也不理解,也很困惑:“我们有主题教学,有区域游戏,有老师制作的玩教具,也有很多材料让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哪里不自主,没自由了?”真正让我改变顿悟、对我触动最深的是这两件事。
2019年4月国家级专家入园指导:按教学计划中一班8的形成,中二、中三班的纸花开放探究课,中二对边三折剪和中三对角四折剪.教师示范讲解后,孩子们自己动手剪纸花,剪完放到水盆里实验,教师提问孩子发现了什么?厚薄不同的纸张吸水速度不同。
入班指导后专家们问:设计这样的活动,考虑到孩子的手部肌肉发育水平和力量了吗?这样的教学活动孩子在区角游戏里能不能完成?我们看到孩子在区域游戏里都会8的分成了,为什么还组织8的形成的教学活动呢?能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到的还要组织集体教学吗?
专家的反问引起我的反思: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需要集体教学?在游戏中能学到的经验知识还需不需要我们老师去教?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教呢?在自我追问中好像内心里也开始悟到点什么,但是是模糊的。
2019年5月带着困惑奔赴安吉观摩学习,观看安吉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活动现场,听程学琴主任和安吉县的各位园长分享开展游戏的历程和经验,我觉得安吉讲的他们的假游戏阶段就是现在的我们,我一下顿悟了:原来我们一直高高在上,不相信儿童,总以为老师不教孩子就不会。如果我们是真的站在孩子的视角,那首先做的就是放手!
安吉学习回来,让孩子有地方玩,有材料玩、有时间玩、有机会玩,儿童游戏权利的保障,是从户外环境改造和材料投放开始了!我们改建了沙池、清除了绿植,购置添加了大量的游戏材料。
2019年6月我们才真正开始放手让孩子自主游戏!
其实只要去做了,最终你要么成功实现梦想,要么学到了一些新东西——这始终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02、放手游戏、发现儿童
放手很难:刚开始放手老师们不知道怎么做?更担心安全。“闭住嘴,先观察”是我对老师刚放手的要求。刚开始放手老师看不到儿童,也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先从拍录哇时刻开始,再解读视频,从哇时刻到寻常时刻,通过观察解读,慢慢的我们发现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有预判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我们开始大胆的放手了。当我们放手游戏、发现了不起的儿童、我们改变了儿童观。
03、理解儿童、改变教育观
看到孩子们在玩滚筒时,先从感知材料开始:在滚筒上爬上爬下,钻来钻去,从站上去到能站在滚筒上走,不断探究玩法,到能站在滚筒上边转呼啦圈边走,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着游戏的推进他们又探究用呼啦圈站在滚筒上套圈,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不断推进游戏玩法,他们多次调整滚筒和套圈目标的距离,增加难度,挑战自己,体现了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及协商规划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自信、专注、合作、友爱、平静、满足,对自己所做的事非常骄傲和有成就感。整个游戏过程中老师没有去教孩子怎么玩,而是放手,给孩子时间,材料,尊重孩子的意愿,推进游戏的深度。时刻做孩子的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
我们从拍录哇时刻到平常时刻,通过观察和视频解读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能自然习得丰富的能力还感知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过去教师花大量精力准备要教的内容,儿童在游戏中已经获得。我们看到了:真游戏就是真学习。放手游戏、看懂游戏,我们不在纠结过去的课程,因为在我们眼中:环境、材料、师幼关系就是孩子过去的“课本”、生活和游戏就是课程!游戏精神在生活中的渗透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真正的从理念到了实践!我们悟到了能在游戏中学习到的内容就不要组织集体教学,游戏分享环节的启发引导也是集体教学、有一些孩子无法感知得到的经验和技能、还有规范类的内容需要教学(如正确的坐姿和握笔是需要教师示范讲解的),游戏是课程的一部分,游戏和教学是和谐共生的。同时通过观察和解读孩子的游戏也教会了我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支持孩子和老师的共同发展。园长只有放手老师,老师才能放手孩子,从真正的实践中彻底的转变了我们的教育观、课程观!
从高控到放手不仅是理念的转变,更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觉察醒悟的过程。放手让我们看到了游戏是孩子最喜欢也是最适合的学习方式!保障孩子游戏的权利,以儿童为本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和尊重,把游戏的时间机会还给孩子,我们看到了淡然从容了不起的儿童。
在践行以自主游戏为切入点和一日生活皆课程保教质量提升的路上:
让我们用
热爱之心去看见
专业之心去看懂
智慧之心去推进
真正用爱和尊重做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内容来源:临沂市兰山区宋王庄社区幼儿园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