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活动>市县动态
地市经验 | 探寻游戏本真 助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济南高新区教育文体部



编者按:为推动我省学前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交流各地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宣传学前教育典型案例、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和先进人物事迹,经研究,将面向各市征集成熟材料,用于宣传推广。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提出:“游戏是幼儿的生命”,《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幼儿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2020年济南市教育局下发《济南市全面推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文件、法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强调着游戏在幼儿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价值。

随着全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的快速增容,如何达到提质增效,需要找寻一条适宜的路径,经过领导、园长的多次调研和座谈,2020年4月济南高新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改革”研究项目落地实施,一场关于儿童游戏课程的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经过多年研究实践,项目组探索出了“34354”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改革整体推进模式。

一、探“游”而“行”,助力成长

(一)用好三个依托,构建顶层设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统筹规划,优秀的顶层设计,让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课程改革落地实施。

1.依托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导向护航。

高新区地域广,分布不均匀;公办园数量少,建园时间短,师资不稳定;民办普惠园小学化相对突出,游戏专项经费不高;农村集体园教师游戏化水平偏低;园长游戏课程领导力较弱,各园开展的游戏环境、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依据现实问题,高新区教育体育办公室出台《济南高新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细则》,以此方案为指导,组建了高新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项目小组。2.依托教科研部门,专业组织引领。

教科研部门制定教研活动指导计划,做教研配档表,让每一个园做到“依计而行”;同时根据调研情况,制定不同的专题培训计划和外出学习计划,让老师能够享受“特定培训大餐”。

3.依托优质园所,辐射示范带动。

高新区划分12个游戏协作组,每一个组的组长单位作为优质园代表引领组内跟随园,带动本组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游戏改革之路。

(二)建立四个资源库,确保有效支持。

实施过程中建立四个资源库,游戏材料资源库、教师资源库、专家资源库、家长资源库,为游戏化改革提供的有效支持。

(三)划分三个区域,适时分类指导。

高新区地域分布较广,分为中心区、东区、北区,为了加强这三类区域的分类指导,结合地域、规模、乡土文化资源优势,在游戏环境创建、游戏材料投放、游戏化课程生成、儿童发展评价等方面因地制宜分类引导。例如在环境创设方面:

1.中心区幼儿园

中心区幼儿园分为工业南路以北和工业南路以南的幼儿园。工业南路以北的幼儿园规模不大,户外面积较小,中心区幼儿园以班级活动室、走廊、楼道为单位,打造至少5种以上游戏主题区域如科技馆、生活体验馆等。

工业南路以南的幼儿园以新建园、公办园为主,户外活动面积比较大。在6大户外活动区的基础上,建设多元化运动场,设计富有挑战、现代的户外多功能游戏区,如高空挑战类游戏区、丛林对战类等游戏区域,既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又锤炼幼儿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

2.东区幼儿园和北区幼儿园

东区和北区以农村集体园为主。利用农村地域特色开设特色生态区,如农作物主题种植区,让孩子们体验种植采摘的乐趣,培养爱劳动的意识;创设自由发挥的创意墙,利用大自然丰富的材料进行创作;利用地域宽广的优势,建造树屋、空中走廊、攀岩墙等。

(四)实施五个策略,强化目标导向。

一是培训精。以问题为导向,组织专家培训、专题培训、外出观摩培训等方式,促进教师成为行家里手。

二是平台多。为区优秀园所、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开展现场游戏观摩研讨会、沙龙研讨、优秀游戏案例评选大赛、玩教具大赛、优秀游戏案例视频大赛……形成优势互鉴、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三是评价准。科学设计评价体系,建立游戏改革活动的绩效考核评价、环创指导评价、教师观察力指导评价、教师指导策略评价、幼儿游戏发展评价、幼儿五大领域发展综合评价等评价体系。

四是考核全。游戏改革领导小组统筹规划设立考核机制,将游戏改革工作纳入幼儿园年检考评范围,作为升类达标的推选重要指标。 

五是辐射广。为实现全区整体自主游戏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优质园的示范引领作用,项目组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小步递进的推进策略。通过园所自主申报、入园实地考察、现场汇报、专家点评等方式遴选17个“游戏种子示范园”。对游戏种子示范园提出了四项要求:一是幼儿园有稳定的师资团队;二是园长专业引领;三是幼儿园的规模符合国家标准;四是游戏经费必须保障,包括环境创设和外出培训等投入。

(五)探索四种路径,创新教研特色。

1.构建立体网

构建以“区、组、园”三级教研立体网络。

区级教研,以教研员为负责人开展实地教研,以“随手拍”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集中问题交流反思。

组级教研,以游戏组长为负责人,要求每学期集中进行不少于2次的多元化教研。

园级教研,以园长为负责人,依据园内的实际情况,确定园本游戏教研,制定园本游戏研究计划,绘制研究网络,每2周进行一次教研,收集研究资料,进行游戏案分析,总结经验分享。

2.成立共同体

动态组建“五大精研共同体”,明确精研共同体职责,本着精于研究的目的,推进“五点”项目研究:一是幼儿自主游戏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研究:推出室内外“5+x”,户外“6大区”项目,制定出《济南高新区环创指南》;二是提升教师在自主游戏中观察力的研究:学习领会定点观察、扫描观察、追踪观察等多种观察方法,并学以致用;三是幼儿自主游戏中有效介入与指导的策略研究:依托《指南》和《纲要》,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教师在游戏中适时介入与指导的方法;四是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家园社合作研究:通过成立“游戏联盟”“游戏家长会”“游戏进社区”,选拔“游戏推广大使”等活动让家长以体验式的学习了解游戏的价值。五是幼儿自主游戏的评价策略研究,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


       
        

3.精选观摩园

为推动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强幼儿园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促使游戏的高质量发展,以自荐+考察选出优质观摩园所,共举行了7场以“聚焦游戏 携手共研”为主题的现场游戏观摩研讨会,从聚焦游戏现场到深度问题探讨,专家指导引领,明晰研究方向。在观摩研讨中各个园所实现了展示+提升、学习+共享。 


       

 4.组建课题群

2021年6月邀请济南市教研院张慧玲及工作坊成员就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化实践研究》子课题研究《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观察与支持策略研究》开题论证会,进行现场指导,各位专家对课题申请书的撰写、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以及课题的可行性分析进行了专业指导,全区园长及骨干教师现场聆听,以论证会为契机,各园结合本园实际,进行园级课题立项,以课题研究规范园本教研,推动改革进程,助力孩子游戏水平提高。

二、因“游”而“变”,“戏”悦成长

(一)环境变得更“有趣”了。

济南高新区雅郡清源幼儿园的“清源小战狼”军营体验区、富有农家乐气息的“生活体验馆”;将山佳苑的空中走廊、贤文世家的“文化传承馆”、济南嘉裕幼儿园充满野趣的“丛林探险”、富有诗书韵味的“百味书屋”……都成为孩子们心中最欢快地“游戏圣地”。

(二)孩子变得更“自主”了。

游戏活动的改革实现了从室内自主到户外自主,孩子可以自行选择室内外的游戏区、游戏材料;从班级自主到混龄自主,孩子可以自主决定游戏同伴,让孩子享有自我成长的权利。济南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广电东城园)每天2小时的“大户外 大区域”,充分将游戏权利还给儿童,守环境创设中的儿童立场,孩子们可以自主“预定”想参与的区域,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参与设计游戏区域。


      

(三)老师变得更“智慧”了。

面对孩子,教师不再是一位全能者,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也会“不知道”,给不出答案,会和孩子一起猜想、一起探索、一起验证、一起学习,在孩子游戏时成为一个积极的旁观者、高质量的陪伴者,以及孩子深度学习的支持者。

牛燕燕老师说:“我现在学会了站在孩子的后面,孩子游戏时,你的等待一定会有奇迹出现!”,她撰写的《爬树探险记》评为济南市优秀案例评比一等奖,《幼儿园里的“黄河”》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案例评比二等奖。

(四)家长变得更“懂”了。

家长从原来的每天问“今天学了什么?”变成“今天玩了什么游戏?”“在游戏中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吗?”,家长的游戏理念转变了,家长对于孩子的游戏也越来越认可,并能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共同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济南嘉裕幼儿园的第一届亲子游戏节、游戏推广大使、家长游戏日,分别被“今日头条”等媒体报道。

三、畅游未来,卓越成长

高新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改革”的项目实施以来,全区共开展教师全员培训1000人次,区域组织游戏种子示范园园长、教师观摩自主游戏7次,外出观摩学习3次、组织经验分享8次,游戏案例集1册,全区共创建省级游戏改革实验园1个、试点幼儿园2所,区级游戏种子示范幼儿园17所;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多篇在济南市、山东省游戏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多篇论文、经验总结在相关报纸、杂志发表。

游戏改革推动了幼儿园、家庭、社区的游戏生态变革,教育效应逐渐延伸到社会的多个层面,引发区域家长敢于相信并尊重幼儿游戏自主权的良好氛围。教师的儿童观、游戏观、教育观在这改革中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百家号
欢迎关注
百家号
抖音号
欢迎关注
抖音号
公众号
欢迎关注
公众号
视频号
欢迎关注
视频号
头条
欢迎关注
头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