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活动>教育科研
品味优质 共研共学 | 山东省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展播 ——从一辆车开始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引领广大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升教师开展游戏活动的专业素养,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征集工作。这些优秀案例展现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具有深刻的研讨和反思价值。

从一辆车开始

一、活动背景

这是由 “一个轮子和一辆车” 引发的幼儿游戏,更是一次由 “游戏情境需要”生发的建构游戏。

户外游戏时,佐佐用积木搭建了一辆赛车,并向好朋友赫赫介绍赛车的独特构造,有尾翼,有底盘,还有变速箱,最后他大声说:“如果有轮子就好了,我的赛车一定是跑的最快的。”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幼儿对轮子与积木的组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各种各样的车也应运而生。随之出现了加油站、交通标志、超级坡道和科学小实验。

从一辆车开始的故事正是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幼儿基于自己已有经验生成新的游戏内容和情节,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不断巩固和提升新的经验,幼儿游戏水平也随之提高。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阶段一:轮子引发新尝试

户外游戏时,佐佐用长方形板、圆柱体、梯子、积木筐等材料搭建了一辆车,他兴奋得和好朋友赫赫说:“看,这是我搭建的赛车,是一辆超级帅的大赛车。”赫赫一边听着佐佐的讲述,一边围着赛车转。这时,佐佐说道:“如果有轮子,我的赛车肯定跑的最快了。”赫赫回应道:“去哪里找合适的轮子呢?”听到他们的对话,我拍下了佐佐的“赛车”作品。

在进行游戏故事分享时,当佐佐看到大屏幕中自己设计的“赛车” 时,兴奋的大声说:“这是我设计的超级无敌赛车,如果有轮子,我的赛车一定是跑的最快的。”

这时我追问:“你需要什么样的轮子?”

轮子、让 “赛车”跑起来的话题,瞬间打开了班级幼儿的话匣子,他们纷纷讨论着。

正在大家纷纷说着自己的想法时,佐佐站起来大声说:“我需要能让赛车真正跑起来的轮子。”

这时我问:“什么样的轮子能让积木搭建的赛车真正跑起来?”

孩子们思考着,讨论着。泽泽说汽车的轮胎太大了,婉舒觉得脚踏车的轮子太小.……一时间,孩子们竟找不到合适的轮子了。

午饭后散步时,佐佐看到了幼儿园里大垃圾桶的轮子,他走过来说:“我看垃圾桶上的轮子就不错呢。”

看到孩子们欣喜的表情,我想或许可以试试。于是我们卸下了废旧垃圾桶的轮子。

有了轮子,佐佐迅速开始了赛车的搭建。当车跑起来时,他高兴的大声叫着:“这是我们搭建的第672号赛车。”这是班里第一辆跑起来的车,也是第一辆拥有自己名字的车。

在本次游戏结束后,我将游戏视频与幼儿分享,梳理幼儿思考、反复探索、尝试的过程,并鼓励幼儿对自己的游戏行为、游戏发现和游戏问题进行反思。分享时,班里孩子们纷纷表示也要设计属于自己的车。顺应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共同讨论:“你想设计一辆什么样的车?”

救护车、警察、消防车、大炮、火车......就这样,有了各种各样车的设计图。



他们拿着自己的图纸进行搭建,很快游戏场地上就跑起了各种造型的车。低结构的木制积木在他们手上可以搭建出各种生动的场景,曲奇和艾米用各种材料共同搭建了大炮,还有消防车、越野车、地下车库。他们还会创造性的运用各种材料让自己的作品更丰富。


       

可是几天过后,泽泽有点沮丧的说:“我的车跑的慢,车上的积木还总是掉下来,你看,佐佐的车跑得很快。”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再次展开了讨论,孩子们猜测积木的形状、数量、车身重量等会对车速产生影响。孩子的每一个猜测都需要行动验证,这也成为推动幼儿进一步游戏的动力。

这天收积木时,泽泽无意间发现了积木上的秘密。泽泽说:“你们看,梯子上凹进去的这部分正好卡在轮子的轴上,这样车的底盘就稳固了。”听了泽泽的话,忙着整理积木的曲奇赶紧跑过来说:“我们搭建大炮用的这个长板积木也很结实,你们看。”原来曲奇搭建大炮用的积木是有凸起的。“ 凹”“ 凸” 两种积木都能卡在轮子的轴承上。泽泽说:“我知道了,我们之前用的是这种平平的长板积木做底。”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带 “ 凹”的梯子、带 “凸”的长木板总是被一抢而空,“平平”的长木板只有在很少情况下被用到。


       

经过一番探索,孩子们明白了原来梯子上的凹,长板积木上的凸和长板积木上的平,决定了车的底盘是否平稳,这也间接影响到车身的稳固、车行驶的速度。

教师思考: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让幼儿去猜测、验证、解决,让一日活动的任何一个节点都成为游戏的时间。就这样,我们惊喜的发现随处可见的资源和生活用品都是可贵的游戏材料。

阶段二:车子带来新成果

开着赛车的佐佐突然停下来说:“不好了,我的车没油了,没法前进了。”泽泽说: “得赶紧到加油站加油去。”佐佐赶紧问:“加油站在哪?” 泽泽摸着头说:“ 加油站在......不如我们来建个加油站吧。”于是,泽泽在户外到处寻找合适的材料,不一会儿,就把后院的油桶搬了过来,而佐佐找来了管子。就这样,汽车城里的加油站出现了。

佐佐和赫赫大声说:“我们的加油站建好了,快来加油啊。”说完,就把自己的车开了过来。听到赫赫的呼喊声,行驶的车都来加油了,琪琪和哲哲还对加油管的粗细比较了一番,并对如何连接进行了探究。随着加油的需求变多,慢慢的加油站规模也变大了,安吉也来到加油站当起了工作人员。


教师思考:

“加油站” 的游戏内容由游戏需要发起,游戏情节由幼儿自主推进,游戏材料由幼儿自主寻找,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呈现出无限的能量,在同伴交往、生活认知、解决问题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阶段三:加油站引发新问题

加油站客人增多,随之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撞车的事情时有发生。当发现这一现象时,在游戏后的分享环节,我们针对为什么会撞车这一现象展开了讨论。

第二天,游戏场地上就出现了新变化。场地上有小交通警察摆放路障、指挥交通,还出现了交通标志。子洋用积木搭出了直行标志、掉头标志、环岛行驶标志。他们还扮演起小交警指挥交通。


       

教师思考:

自主游戏带来的不仅仅是游戏的快乐,更是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当遇到 “撞车”这一问题时,幼儿摆放路障、指挥交通、搭建交通标志,这一过程,是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生活经验迁移运用的过程。

阶段四:交通标志带来新挑战

玩着玩着,孩子们不再满足于平地跑车,于是就出现了坡道。牛牛说:“让我的赛车跑点不一样的路。”接着,他就搭建了斜坡,并在斜坡上进行开车游戏。

第一次,坡的宽度是两块积木,由于坡面狭窄,车子没法行驶。

第二次,拓宽坡面。牛牛又在一侧增加了积木,宽度增加了,可是坡的长度不够,车子还是掉下去了。

第三次,坡的两侧用了六块积木,但是中间只有四块积木的宽度,车子还是滑落了。坡的宽度、坡的长度多少才合适,怎样让这辆不会拐弯的车开到坡上去,他们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第四次,孩子们在坡的两头放置了六块长直角三角架,中间用了六块长方木,车子终于顺利通过。

车子从坡道上通过后,牛牛发出了尖叫声:“我的车子终于顺利通过了。”接着,第二辆、第三辆、第四辆车都来了。

教师思考:

“如何搭建坡道” “搭建什么样的坡道” “车子在坡道上行驶总是滑落怎么办”,幼儿在游戏中不断遇到问题,产生疑问,又逐一解决,一个个游戏难题的破解成为了幼儿开启下一次探索的钥匙。他们为了解决一个游戏问题,反复探究,查找原因,我们也看到了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的学习品质。

阶段五:超级坡道带来新实验

实验一:有趣的滚动

源于对坡的探索,孩子们开始搭建实验场景,开展一些科学小实验游戏。佐佐和毅毅用方块积木和长木板搭建了斜坡,并在斜坡上进行滚动游戏。

第一次,孩子们用长木板搭建斜坡,用细长的圆柱体滚动,圆柱体脱轨。

第二次,孩子们增加了坡面的宽度、坡度,仍然使用细长的圆柱体滚动,圆柱体依然脱轨。

他们不断的调整坡度,更换当作斜坡的木板,并用不同大小、不同粗细、不同材质的圆柱体在斜坡上滚动,还不时地与同伴交流着自己的发现。

第三次,孩子们调整坡面的坡度,继续增加宽度,将滚动的圆柱体换为又粗又大的圆柱体,并在坡的下面增加了积木多米诺骨牌,终于成功了,孩子们高兴极了。

实验二:天平的探索

几天后,佐佐用长木板和方块积木搭起了天平。佐佐跑过来说:“老师,快来看我的天平,我这边重,辰辰那边轻。”听到这句话,辰辰开始在自己的一侧添加积木,佐佐继续在天平的一侧添加积木,让天平保持平衡。辰辰笑着说:“哈哈,我知道了,重的一边会下沉,轻的一边会上升,和跷跷板一样呢。”这是他们的游戏,也是他们的“实验”。

教师思考:

在“有趣的滚动”这一探究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坡度的大小、坡面的长短、坡面的质地以及滚动物的大小、形状和材质等都会对物体滚动的速度和方向产生影响。而在 “天平的探索” 中,幼儿掌握了杠杆原理,知道了称量,也了解了数量变化对称量的影响。在自主探究中,幼儿获得多种学习品质的发展。

三、活动特点与反思

第一,以 “真兴趣” 引发游戏活动。

“真兴趣”需要教师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并对兴趣点进行甄别和筛选,及时发现他们的需求,适时调整、主动支持,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意义的建构。在整个游戏中,教师尊重幼儿的奇思妙想,紧紧追随幼儿的兴趣,在幼儿提出“让赛车跑起来” 时,以问题驱动探究,引发幼儿寻找轮子,并在问题解决中感受到只有带有“轴承”的轮子才能让积木搭建的车跑起来,进一步引发幼儿主动的游戏活动。

第二,以 “真需求”生成游戏内容。

幼儿的经验是有前后联系的,我们需要关注幼儿的需要,从幼儿的游戏出发,及时把握幼儿学习的生长点,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回看整个游戏过程,从一个轮子到各种各样的车,到加油站的出现,再到交通标志、坡的探索,以及各种各样的角色的出现,最后到科学实验游戏,都是源于幼儿游戏的需求,游戏引发问题,问题生发活动,活动回归游戏。

第三,以“真反思”优化游戏体验。

游戏后的交流分享对梳理幼儿的游戏经验、解决幼儿的游戏困惑以及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在每次游戏结束之后,都进行游戏后的分享。游戏分享可以分为两种:第一次是游戏结束后利用照片、视频、图纸的展示分享;第二种是结合自己画的游戏故事和图纸进行分享交流。

回顾整个游戏历程,孩子们始终以积极主动的游戏精神投入其中,在自主、自由的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完善规划、迎接挑战。幼儿在充分享受这种健康、快乐、智慧、友爱的幸福童年时,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内容来自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幼儿园

百家号
欢迎关注
百家号
抖音号
欢迎关注
抖音号
公众号
欢迎关注
公众号
视频号
欢迎关注
视频号
头条
欢迎关注
头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