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活动>园所快讯
课程故事 | 我与菊花共成长——山东农业大学幼儿园

课程背景

山东农业大学幼儿园虽然面积不大,但幼儿园通过科学调配,给孩子们留了一片种植园。老师跟孩子们一起种植过蔬菜、花卉、水果等多种植物。种植园给孩子们带来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发现动植物奥秘的机会,也激发了他们热爱自然、爱护环境、尊重生命的情感。

山东农业大学有着不同领域的农业专家、广阔的实验田、丰富的自然环境等宝贵的高校资源,为幼儿的种植探究活动提供了更科学、更权威的支撑。




 

课程缘起

5月10日,园艺学院的家长带来了很多育好的泰皇菊菊花苗,小朋友看到后兴奋极了。

诗文:“菊花苗原来长这个样子,每一棵都好小呢。”

峻铭:“这么小的菊花苗能开花吗?”

晓坤:“等把他种上之后,我要好好照顾它。”

带着好奇和疑问,满怀信心和希望,小朋友们开始了“我与菊花共成长”的故事。




探究一:种植菊花苗



问题一:菊花苗种在哪儿?

峻铭:“我觉得可以种在咱们班的种植园里。”

嘉琪:“不行,菊花苗太多了,我们种植园还要种韭菜和姜呢!我们种一小块吧。”

宸宸:“可以种在花盆里。”

经过大家的讨论,菊花苗一部分被种在种植园里,一部分被种在花盆里。

怀着对菊花的期待,幼儿开始了种植。



嘉齐:“我的花盆里有营养土,希望菊花可以在里面开花长大。”

雅琳 :“我要小心一点,菊花苗的茎太细了,一不小心会断的。”

问题二:如何照顾菊花苗?

种完菊花后,幼儿又开始讨论起了菊花喜欢什么样的生长环境,以后如何照顾它。

泽泽:“菊花和我们种的菜一样,喜欢阳光,应该多晒太阳!”       

绍骞:“我知道,我妈妈就是研究菊花的,我去过实验基地,现在菊花苗属于幼苗阶段,要让土壤保持湿润。”

绍骞的话似乎很有道理,也很有说服力,大家非常认同。此后,经常发现有幼儿时不时地摸摸花盆里的土,如果很干的话会立马浇点水。

分析与思考:

本次课程基于小、中班两年种植经验的积累,源于幼儿在生活中对菊花苗的观察和兴趣。幼儿在商量种植活动的过程,充分利用了已有经验,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能看出幼儿对已有经验的迁移运用。




探究二:菊花成长记



1.菊花长高了

一个月之后,菊花从低矮小苗逐渐长高了一些,幼儿发现了其中的变化。

(1)叶子

柚子:“菊花有的高,叶子多;有的矮,叶子少。”

小宝:“为什么菊花叶子边缘像波浪形?”

腾腾:“花科有不同种类的叶子。”

(2)菊花的高度

栗夏:“菊花竟然超过我这根毛根的长度了。”

宸宸:“我的(菊花)是5块插塑高。”

晟恺:“我用管状玩具量了一下,从花盆的底部到菊花的上面大约是8个管状玩具的长度。”





户外活动的时候,小朋友拿着直尺去了种植园。

淑锜:“菊花长到10厘米了!”

刘越:“我这株菊花长得比较慢,只有6厘米。”



2.菊花枯萎了

小荷伤心地说:“我的菊花枯萎了。”

绍骞:“我知道了,听妈妈说,养花的土壤里也要有营养的,一定是你花盆里的土没有营养。”

溪桐:“是不是你移栽的时候挖的洞太小了?”

嘉琪:“别伤心,要不我把我的菊花分你一棵吧!”

  在老师的协助下,从一然的花盆里扦插过来一株菊花,能不能成活,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析与思考:

要允许幼儿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汲取新的经验。虽然有的幼儿第一次的菊花种植失败了,但经过大家的讨论,老师适时给予帮助,并让他们获得了扦插菊花的新经验,感受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

3.带菊花回家

菊花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长大,孩子们也在一天天长大,转眼间已来到暑假,菊花怎么办?最后,孩子们经过商量决定,请传达室李爷爷照顾种植园里的菊花,花盆里的菊花由大家带回家照顾。





幼儿用绘画、口述、照片、图表等多种方式记录菊花的生长和自己的照料过程,获得了关于菊花生长的新经验。

4.新发现

暑假过后,中班的孩子们要升大班啦!当他们来到种植园后,又有了新的发现。

(1)小蜜虫

名轩:“叶子上的小黄点是虫卵。”

老师:“怎样才能让小蜜虫远离菊花不受伤害呢?”

潇雅:“可以用肥皂水,我妈妈在家就是这样做的。”

孟泽:“戴手套把虫子捏下来。”

一然:“用风把蜜虫吹走。”

小宝:“打杀虫剂。”

那就都来试一试吧!   

一番操作下来,幼儿发现风是吹不走小蜜虫的;虫子太多太密了,用手也捏不完;用肥皂水、喷药是比较好的办法。

(2)叶子枯萎了

幼儿发现,种植园里泰皇菊下面的叶子都枯萎了,怎么回事呢?

老师和幼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到,原来,菊花处于生长期的时候,要进行控水,营养过多或过少都会出现叶子枯萎的现象,及时清理掉就可以了。



分析与思考:

“新发现”中出现的两个问题“小蜜虫”和“叶子枯萎了”是在幼儿探究过程中生成的。幼儿在发现问题后大胆进行了猜测,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查阅资料、动手操作等方式进行验证,从而获取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5.初盛开

清晨的菊花,叶子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长得大大的,碧绿色的菊花叶子,毛茸茸的外表,每一朵花苞都非常艳丽。

鹤鹤:“菊花的花骨朵是绿色的,上面有点尖尖的、突出来的,不是合拢的,因为里面的花朵正在往外顶它。”

潇雅:“我觉得没开的花骨朵儿像小南瓜。”

奥莉:“我数过花骨朵儿最多的有31个。”

6.竞绽放(11月)

菊花终于盛开了,花瓣层层叠叠,一瓣贴着一瓣,孩子们从每一朵美丽的菊花花瓣上发现了花瓣的秘密。



(1)花瓣的秘密

睿睿:“菊花一层一层的,真漂亮,有点像白菜。”

羽佳:“花瓣的形状弯弯的,像迷你香蕉。”

经查阅资料得知,泰皇菊花瓣为黄色管状花,管状花亦称“筒状花”,菊科植物头状花序中具有管状花冠的花。

(2)菊花王

在泰皇菊刚刚露出花骨朵的时候,老师和幼儿一起做了一个实验,其中一棵菊花上只保留一个花骨朵,其他的全部剪掉;经过40天左右的时间,它充分吸收营养,长成了最大的菊花,孩子们给它起名“菊花王。”


分析与思考:

“花王实验”是老师和幼儿一起做的一个长达40天左右的实验,虽然时间很长,但幼儿带着好奇心、浓厚的兴趣和足够的耐心去观察菊花的变化,最后惊奇地发现花王比一般的菊花大出了很多,并通过咨询专家的方式了解到其中的原因。这不仅是对幼儿观察、探究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恒心和毅力的挑战。

7.名画与童画

在泰皇菊竞相开放的同时,老师从网上搜集到齐白石画的菊花图,彩印后放在了活动室内。




羽佳:“画上的菊花也有没开的,很像我们幼儿园的菊花。”

柳畅:“齐爷爷画的菊花的叶子是用的黑色墨水,有浓墨和淡墨,我们的菊花只是用彩笔画的。”

欣赏了菊花名画,孩子们也立马来了灵感,动手绘画、制作了起来。


分析与思考:

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做的是观察幼儿,倾听他们的想法,记录、分析他们的语言和行为,追随他们的兴趣和需要,通过共同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等多种方式,推动课程深入开展。与菊花共成长的过程,既有在散步等生活活动中的观察、发现,也有游戏活动中的测量,还有家园共育中的培育、记录,整个课程蕴含在幼儿园和家庭一日生活中。


探究三:收获与分享


1.采菊制茶(11月初)

泰皇菊到了成熟期,可是该怎么采摘呢?幼儿又开始了讨论。

柳畅:“剪花朵下面的杆,不能离花太近,会伤害到花朵,也不能离花太远,不然杆就太长了。”

一然:“留出部分茎,不要全剪。”

宸宸:“不要剪到花托,不然花托就散了,没法做菊花茶。” 

到底如何科学采摘呢?我们邀请果科所制茶专家来园进行现场示范与讲解。



接下来,大家开始采摘菊花了!

菊花采摘之后,幼儿和老师进行了筛选,挑出花瓣饱满、色泽新鲜、花瓣大部分打开、没有虫子的优质泰皇菊,放到托盘中,在阴凉通风处晾干,最后送到家长的制茶基地进行烘干处理。

筛选、晾干、烘干



2.品菊

(1)菊花茶

用什么样的水泡菊花茶最好呢?幼儿开始了实验,观察菊花在各种水中的变化。




(2)菊花美食

幼儿通过交流和讨论后,又想出很多关于菊花的美食。



3.赠菊

(1)分装菊花

泰皇菊花茶做好了,幼儿将烘干好的菊花装进漂亮的袋子里。

(2)赠菊

美好的东西要一起分享,才会更加幸福。



分析与思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赠人菊花茶心中留下爱。将自己通过努力和汗水种植、制作出来的菊花茶分享给我们爱和爱我们的人,是爱和感恩教育的一种非常好的表现形式。


  教师思考

  1.课程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

  大班幼儿虽然没有种植过菊花,但已经积累了近两年的种植经验,掌握了选种、育苗、管理、观察记录、收获、美食制作、收集种子等相关经验。每年秋天,大学校园里会盛开各种各样的菊花,幼儿园也曾以“秋天的菊花”为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幼儿对盛开的菊花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和认知。但幼儿对菊花的认知也仅限于盛开的菊花,对菊花从种子到幼苗到盛开的全过程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本次探究课程预设的各个活动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

  2.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菊花种植活动之前,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经验进行了探究活动预设,包括:在种植园中种植菊花、观察菊花的成长过程及特征并鼓励幼儿用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采摘菊花、制作菊花茶、品茶、赠送菊花茶。但在实际开展探究的过程中,幼儿对枯死的菊花、菊花叶上的小蜜虫、花瓣的形状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提出了一些困惑的问题,教师及时捕捉这些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引导幼儿生成了新的探究活动。让我们深刻反思到教育引导策略要适时、适当,才能有效支持、推动幼儿的游戏学习。

  3.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只有家园共育,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我园大部分幼儿家长是大学教师、专家、教授,他们擅长研究各种农作物,这为我们的种植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强有力的支持。本次活动中,我们充分地利用家长资源来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




百家号
欢迎关注
百家号
抖音号
欢迎关注
抖音号
公众号
欢迎关注
公众号
视频号
欢迎关注
视频号
头条
欢迎关注
头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