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利津县成为全省首批被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自开展争创普及普惠县活动以来,利津县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健全“优制”,瞄准盯紧“高质”,完善体制机制,盘活教育资源,探索出城乡一体化、园所现代化、教师专业化、课程生活化的“四化”实施路径,多维联动,大力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 盘活县域教育资源
抢抓改革机遇,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出台了《关于利津县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实施方案》,以4所县直幼儿园(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利津县东津实验幼儿园)为龙头园、23所镇村公办幼儿园为联盟园,组建凤起、凤翼、凤翔、凤临4个幼教联盟,实施“优质园+”模式,打造学前教育城乡发展共同体。龙头幼儿园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扶弱、共同发展”的发展新格局。
凤翼幼教联盟始终秉承“优质、均衡、共享、发展”的理念,在全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下深化幼儿游戏内涵,奏响凤翼幼教联盟保教质量提升三步曲。作为龙头园,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努力帮助联盟内各幼儿园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常态化组织走下去指导、请上来培训、影子学习、教师送教活动,成效显著。二是园长亲自为联盟园教师及家长作专题讲座,引起强烈反响。三是实施“精准帮扶”,进行玩具设备配送、游戏场地设计创建等。盐窝镇中心幼儿园作为新迁址园,基础设施不足,凤翼幼教联盟确定其为重点帮扶对象,投资超40万元,助力其步入发展快车道。
二、园所现代化 打造优质“育人摇篮”
与时俱进,打造现代化、信息化园所。利津县东津实验幼儿园配备高标准的演播及录播一体的多功能室,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幼儿园大门口安装电子大屏幕,将幼儿自主游戏、区域游戏、节日活动、生活活动等的精彩片段实时上传、展播,成为展示园所风采的“活”窗口;设置144个视频监控摄像头,实现了全园视频监控全覆盖;17个班级均配备一体机、投影仪、打印机等现代化设施设备;门厅安装红外测温打卡系统,快速完成体温测量和拍摄,实时将信息传送给家长,密切了家园联系。
因地制宜,创设优质育人环境。投资113万元进行整体规划,突出地域特色,以黄河为主线打造了“乐山、乐水、乐园”互融的户外游戏场地,并与室内区域互为补充,划分出山坡区、骑行区、红砖区、建构区、沙水泥池等17个游戏区域。
以幼儿为本打造科学探索室,投放曲水行舟、声光电等操作性强的玩具,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因地制宜打造非物质文化体验馆,投放扎染、皮影等操作材料,让幼儿获得多元游戏体验;积极打造乐高拼装室,配备240余套乐高玩具,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创造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用心打造师幼阅览室,投放图书近10000册,划分自由阅读区、师幼阅读区、图画书分享区等,为幼儿构建文化浸润、经典传承的精神园地。
实施资源扩容工程,加强幼儿园阵地建设。自2017年以来,利津县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处,投入资金1.6亿元,增加和优化学位3000余个,充实了学前教育资源,满足了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实现了每个乡镇街道至少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每个农村社区至少1所公办或公办性质幼儿园的建设目标,实现了城镇居民区儿童就近入园目标。
三、教师专业化 持续提升保教质量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强教必先强师。在县域教研共同体的带动下,创新“1+4+n”全员教研模式——即1个“县级中心教研组”,4个“联盟中坚堡垒”,n个联盟园所教研基地。形成了“县级研讨,整体推进;联盟研讨,点上提高;园本教研,基层破冰”的多元教研模式。
在此基础上,各联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破联盟壁垒,构建教师多元化发展模式。如凤起幼教联盟定期组织案例式教研、辨析式教研、三精教研,创新“现场教研+问题提出+商议解决+反思改进”的教研模式,聚焦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新教师上岗培训、自主游戏沉浸式体验、班主任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内在发展;开展自主游戏案例展示、“匠心环创 ‘域’见美好”室内区域展示、“游戏前怎样引领幼儿做计划”“‘藏’在游戏中的德育”等活动,联盟教研团队深入现场嵌入式观察,督促带班教师组织活动后及时梳理、记录和反思,及时“回头看”。
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先后聘请董旭花教授、张小永教授、孙玉洁教授为招才引智专家,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适时指导,引领教师涵养师德、精进业务。
全县幼儿园现有齐鲁名师1人,省级教学能手2人,市名园长、名师5人,市县教学能手164人,县骨干新秀教师72人,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成为利津县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
四、课程生活化 助推幼儿多元发展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凤翔联盟龙头园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深挖活用当地资源,不断完善课程形式,把课程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其园本课程“共同生活课程”分为三大模块。一是自主活动,快乐游戏。在东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的“十三五”课题《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现场观察与指导的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在开展过程中,重新整合、规划区域材料,创设童趣化环境,真正体现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教育理念。二是亲近自然,感悟生命。立项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课题《生长教育理念下的亲绿实践活动研究》也已顺利结题。活动中,孩子们在植物园赏花观果,进行个性表征;在开心小农场种植、管理、收获,播种希望,收获成长。三是文化滋养,厚重成长。依托市级课题《幼儿园绘本教学指导策略研究》的开展,为师幼购进精美图书900多册,园所现有图书15000余册,教师自制课件、玩教具160件,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还将传统节日纳入幼儿课程。
系列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真正实现了“爱孩子,期待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的教育初心。利津幼教人潜心深耕“幼儿游戏”多年,积累了宝贵的游戏实践经验。2024年4月利津县顺利通过省级游戏活动实验区验收,并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科学保教引领区。
今后,利津县将继续精管理、增内涵、提品质、促发展,探索教育本真,继续讲好利津幼教故事,办润泽孩子一生的幸福学前教育,奋力谱写新时代学前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