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活动>教育科研
品味优质 共研共学 | 山东省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展播 ——“野”出趣味 “战”出精彩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引领广大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升教师开展游戏活动的专业素养,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征集工作。这些优秀案例展现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具有深刻的研讨和反思价值。以下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湾幼儿园获奖案例分享。

  “野”出趣味 “战”出精彩 

  一、活动背景

  最近,孩子们对军人有着浓厚的向往与崇拜。在野战区游戏中,他们根据幼儿园场地的高低变化,利用滑梯、炮台、山洞、轮胎、迷彩网等道具,巧妙设计了军事职业角色游戏区域。在一次游戏分享环节时,我听到了这样的声音:“红队怎么跑到我们阵地里来了。”“‘指挥官’去哪了,‘伤员’太多了,谁来救救他们……”角色太乱似乎体现不出孩子们角色的分工与游戏中的发展,于是有了 “野”出趣味,“战”出精彩的游戏故事。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结合之前野战区的游戏情况,孩子们用大块塑胶积木搭建了高高的战壕。进入场地后,孩子们迅速融入角色,右手拿“枪”(玩具枪),左手拿“弹”(玩具炸弹),嘴里时不时发出 “biubiubiu”的射击声。整个游戏过程持续了四十多分钟,传来了各种声音:“他的枪总是对着我!”“他怎么跑到我们战壕里来了!”“滑梯一点都不隐蔽,刚上去,就被手榴弹砸下来了。”“别跑,你被我炸了,你还在跑。”放眼望去,野战区虽战况激烈,细看却乱作一团,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第一阶段——角色初显

  兴趣是游戏高效高质开展的前提,从之前游戏的持续时间以及孩子的游戏状态可以看出他们对军人角色游戏的喜爱程度。但由于孩子们缺少“打仗”的认知经验,不能准确把握角色职能,对于角色关系也不明确,游戏情节简单,行为随意性较大。于是,我与孩子们进行了第一次儿童会议,记录并参与讨论了他们关于敌我不分的问题。


  1.游戏从分队开始

  泽伟:“我们可以分成两队,穿上不同颜色服装,代表敌军和我军。”

  小爱:“那我们还要扩建两队的军事基地,战壕已经不能保护我们了。”

  小毅:“对,滑梯战壕已经暴露了,他们都知道我们会隐身在那里。”

  2.角色从 0 到 N

  雨宸:“小北,我军的堡垒打枪太危险,不容易看清敌人,又保护不了自己。我看电视里,军人的头从堡垒露出来容易被打到。 ”

  小北:“那我们要搭建有洞的堡垒,专门给狙击手架机枪用。” 

  于是,孩子们找到塑胶积木块,运用架空与互锁技能搭建堡垒洞口,从堡垒中间“漏出洞”来,很轻松地搭建了一个既厉害又能掩护自己的堡垒。

  小毅:“我军的基地,可以多设计几个不同功能的堡垒,用真堡垒掩护我们自己,用假堡垒迷惑敌人。”

  盈萱:“对,我看过的军事电影中还有高高的瞭望台,指挥官在高高的瞭望台上,用望远镜看敌人的情况。”

  小航和小允找到白色的小帐篷围成一个战地医院,并且从班级的小医院区域里拿来了小药箱,小允穿上医生的白大褂,小航套上护士服,时刻准备着救治战场上受伤的士兵。

  毛毛:“老师快看,这是我们四个设计的迷彩网阵地,我们还成立了突击队,一会我们就拿着枪匍匐前进上战场。”


  第二阶段——赋予角色

  随着游戏的再次推进,生成了新的内容,进而引发了新的问题。两队对战后,孩子们认为想要打胜仗要有充足的武器和专业的作战技能,于是第二次儿童会议主要解决“如何充盈武器库——自制除了玩具枪之外的多种武器”,为了满足角色需求,孩子的兴趣点发生迁移,他们要制作多种多样、功能不同的武器。

  1.充盈武器库

  之前游戏中孩子们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成品的玩具枪和炸弹,完全满足不了他们对战的使用量和掩护需要,所以孩子们通过自主思考和交流讨论,提出了增加自制武器的需求,他们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出了各种功能不同的武器。

  洧洧:“我们平时玩转的魔尺可以变成各种枪,看我变变变,变成51式手枪;变变变,变成冲锋枪。”

  雨宸:“我们两个的36段魔尺还可以组合变成机关枪!”

  盈萱:“我帮你找到了一块厚厚的泡沫板,我们一起画上枪支轮廓,剪一剪,一把重量很轻的手枪就完成了。”

  小北:“体能区有很多沙包,用这个当炸弹多好呀,肯定能扔到敌方的阵地里,我们一起试试吧。”

  在他们的实践与探索中,终于都自制出了自己称心如意的武器。

  2.教官神助力

  再次玩对战游戏,战况比之前激烈多了。但是孩子们使用武器的姿势五花八门,他们迫切需要一名真正的军人,教授他们正确的持枪姿势和匍匐前进的要领。

为了满足孩子们对专业军人作战技能的了解,以及对军人角色的真实认知,我们邀请了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退役班长曲教官走进幼儿园,为孩子们示范讲解持枪姿势和匍匐前进要领。

小毅举手说:“教官,我想试一试。”教官边说持枪口令边指导小毅把枪扶好。只见他双手紧握枪身,目视前方,样子帅极了。教官还示范了匍匐前进的标准姿势,有了专业军人的助力,小小兵们征战战场更加信心十足。

  第三阶段——实地决战

  孩子们沉浸于“战火与硝烟”的游戏中,特别想看看真正的军人是怎么打仗的。周末孩子们在家人的陪同下走进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万水千山》等电影,孩子们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于是,他们自发地开始讨论着电影中的人物与情节,并对自己的“战场”与“角色”进行了一些改造和创造。

  1.重走长征路

  《万水千山》电影中红军走长征路的情节对孩子产生强烈影响,儿童会议之后,孩子们自发设计重走长征路的通关要塞。基地改造中增加红军长征的环节,有“飞夺泸定桥”“穿越封锁线”等通关战役,小红军们在游戏中沉浸式体验红军长途跋涉的艰难困苦,了解长征历史,深刻领悟长征精神。


  2.两军会战前推演角色

  “这里是战壕,前锋队的军人趴在里面,敌人就打不到了。”“这里是瞭望台,指挥官爬到最顶端瞭望就可以知道敌人都藏在什么地方。”“这里是射击口,冲锋队可以在这里进行射击。”“这里是弹药库,炮兵可以从这里运输弹药。”

  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一遍遍地“推演”游戏,最终精密设计部署了自己战地的布局与角色分工,以投票的方式重新选出两军中的各种角色:雄狮三连和军鹰二连的连长(指挥官);配合指挥官作战的侦察兵、突击手、狙击手;战地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以及号角军、信号军等角色任命。

  推演之后,可见两军角色分工越来越明确细致,站位与职责更加清晰。那“实地决战”效果如何呢?

  3.实地决战

  随着战斗音乐的响起,孩子们马上投入到真实的游戏情境,军鹰二连的小宸和小北是突击手,他们用大型积木迅速搭了一座小型堡垒,中间用镂空加互锁的方式留出了一个射击窗口。侦察兵梦瑶则带领一众队员将多个砖块拼在一起,以掩护更多的战友。小美带领医疗队忙碌地布置战地医院,担架、医疗箱、绷带等医护用品一切准备就绪。

  其他孩子纷纷赶来制作军火渲染气氛,雨宸将一张张的废纸揉成团,小茉找来一盆沙包,而小勋拿着魔尺三下两下的就折出了一对威武霸气的手枪。

  一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冲锋号角响起,战士们纷纷士气高昂地喊着:“冲啊!”雄狮三连的小毅如同一位资深老连长,大喊着:“快,趴下。等他们子弹打没了我们再攻击。”这可把军鹰二连的小战士们高兴坏了,以为雄狮三连怕了他们,弹药投掷得更卖力,不一会就“弹尽粮绝” 了。

  “大家快来帮忙呀!”只听见军鹰二连小北大吼一声:“我去偷他们的枪。” 说完便悄悄地绕到敌军战场的最边缘,猫着身子,轻手轻脚地跑到敌方阵营,小北藏得好好的,突然一声:“啪啪啪啪啪,哈哈哈,我打中敌人啦。”顿时将雄狮三连的部署打乱。最终雄狮三连不再躲躲藏藏,将所有子弹全部拿了出来,军鹰二连的战士们纷纷中弹倒地,医护人员赶紧抬着简易担架将受伤的战士抬回战地医院进行包扎治疗。

  雄狮三连的连长小毅:“快!占领高地!”只见他爬到最高处,占领了最有利的地势。战斗进入了高潮!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游戏的角色中。

  第四阶段—— 由自主游戏引发主题课程

  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教师又进一步打破了五大领域的界限,尝试着将野战区游戏延续到主题课程中。军事职业体验游戏激发了孩子对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的好奇心,“为什么要打仗?那时候为什么那么穷?他们不怕疼吗……”于是,借助建党节与国庆节的教育契机,顺势生成了《我与党妈妈在一起》的主题活动,展开了一场红色教育之旅。

  在家庭中开展“我是红色接班人——党员大调查、家族战斗英雄大调查”,邀请党员爷爷到幼儿园讲故事,让孩子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和百年奋斗历史;通过阅读红色故事,孩子了解到王二小、海娃、潘东子等小英雄的光荣事迹,用绘声绘色的情景剧表现出海娃的勇敢与智慧。

  三、活动特点与反思

  (一)教师在游戏中的支持

  1.基于观察——做游戏发展的助推者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基于观察成为游戏发展的助推者,为幼儿的游戏提供需求,在他们陷入困境的时候,助他们一臂之力,同时发现游戏中新的生长点,为下一阶段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一共有3次助推,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极大地支持了幼儿游戏的持续性开展和经验的不断积累。

  2.扩充游戏——游戏化课程的引领者

  随着游戏化课程的深入开展,教师将野战区游戏与主题课程相融合,基于幼儿的兴趣生成军事系列主题课程。

  游戏化课程的开展,教师更关注幼儿的需要,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关注幼儿的挑战和努力,积极进行课程价值取向的探索和取舍,给予幼儿有质量的支持和推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全面把握课程资源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

  1.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幼儿在游戏中面对各种问题主动探索,始终保持积极的探究精神,不气馁、不放弃,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都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2.主题课程促进幼儿道德教育的传承

  少年强则国强,幼儿强则少年强。《我是祖国小小兵》《童心向党,爱我中华》主题课程的渗透与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坚持儿童立场,为他们创造丰富的物质环境和自由的精神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与思考,丰富幼儿的体验。通过环境、教育、游戏、一日生活的渗透,让幼儿了解军人、拥护军人、争做军人式小标兵。相信游戏的持续开展,会在幼儿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

  本文内容来自: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湾幼儿园



百家号
欢迎关注
百家号
抖音号
欢迎关注
抖音号
公众号
欢迎关注
公众号
视频号
欢迎关注
视频号
头条
欢迎关注
头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