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法》为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近年来,济南市将学前教育作为民生“一号工程”高位推进,构建了“标准筑基—数字赋能—闭环管理—多元共治”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实现了由被动监管到主动治理、经验管理到智慧治理、单一管理到协同共治,助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一、织密监管“经纬网”构建规范办园新格局
1.横向联动打造治理共同体
建立“3+X”跨部门协同机制,以教育、公安、市场监管为轴心,联动卫健、消防等多个部门组建监管共同体,实施“三查三单”工作法。“三查”是日常自查、专项督查、联合检查,“三单”是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实现资质审批、办园规范、食品安全、安防建设等重点领域“全链条监管”。
2.纵向贯通构建触点式管理
创新幼儿园触点式管理模式,压实“区—片—园”三级监管责任,共设立52个安全触点,定期开展调度检查,实现全市幼儿园触点式管理全覆盖。并根据幼儿园经营状况,建立“红黄蓝”分级台账,实施“一园一档”管理,形成差异化、精准化管理模式。
二、打造标准“度量衡”树立质量发展新标杆
1.首创“1+4+N”地方标准体系
由省教育厅发起,济南市教育局主持起草国内唯一幼儿园地方标准——《幼儿园保育教育服务规范》,以“一日生活”为基础,围绕“卫生保健、生活照料、教育活动、安全管理”4个关键环节和N个细化指标,明确幼儿园工作环节、工作流程和质量管控的具体要求。8个区县、48所幼儿园成为试点区和试点园,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打造具有园本特色的标准化示范模版。
2.数字赋能园所安全管理
推行“两清单、一平台”,建立幼儿园安全风险双重预防机制。制定幼儿园安全风险清单和责任清单,生成幼儿园风险画像,系统梳理校园安全风险的主要类别、细分项目及具体风险点。建立“泉校安”学校安全风险防控监管平台,有效落实全员工作岗位安全责任,实现安全工作由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
三、锻造督导“闭环链”筑牢长效治理新防线
1.构建“督政—督园—评价”三维督导体系
创新“双线并进”督导机制:一条线聚焦政府履职,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为抓手,将学前教育投入等纳入政府履职考核“硬指标”;一条线抓实专业督导,全市幼儿园实现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坚持每月一主题督导、半年一深度诊断、年度一综合评估,充分发挥教育督导“探头”作用。
2.加强问题整改闭环管理
坚持“查必严、改必实、验必真”原则,建立幼儿园“检查、整改、销号、回头看”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做到清单交办、销号管理、回头验效,确保问题整改落实落地。推行“质量与资金挂钩、规范与评优挂钩、成效与激励挂钩”三挂钩政策,促进幼儿园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四、绘就共治“同心圆”打造学前教育新生态
1.家长深度参与“阳光治理”
创设“家长三员制”,即安全监督员、膳食品鉴员、课程观察员,推动家长深入参与监督,家长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建立家长意见反馈机制,创新“金点子”工程,通过园长信箱、线上平台、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集家长的意见建议,提升幼儿园管理透明度和家长满意度。
2.专家智库助力“依法治理”
聘请法律专家,开展幼儿园全方位法治体检,实现法治副园长全覆盖,帮助幼儿园提升依法办园水平。借力安全专家,进行幼儿园安全管理“解剖式”把脉问诊,找准和补齐安全短板,系统梳理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培训。委托专业机构,全天候监测涉幼儿园的网络舆情,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识别、研判、处置有关负面舆情。
济南市教育局还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学前教育法》,不断提升全市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法治素养,坚持儿童为本,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本文内容来自:济南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