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推动我省学前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交流各地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宣传学前教育典型案例、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和先进人物事迹,经研究,将面向各市征集成熟材料,用于宣传推广。以下为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第一幼儿园经验分享。
为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图画书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优化阅读环境,创新阅读形式,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第一幼儿园以《山东省幼儿园图画书阅读推荐书目》为依托,创新构建“环境-活动-社群”三位一体阅读生态:联合后坡街社区定期开展十五期“书香沁润童年,阅读点亮人生”图画书讲读社区系列志愿活动。通过优质图画书搭建亲子共读平台,实现园所引领与家庭实践协同,形成可推广的社区阅读教育模式,广受家长和幼儿的一致认可。
活动中,教师精选适龄图画书,创设沉浸式阅读环境,引导家长习得角色扮演、情景演绎等共读技巧。如:举办图画书主题闯关活动,围绕《好饿的毛毛虫》设置“食物寻找”等关卡,亲子通过合作游戏赢取勋章;组织立体书制作工坊,邀请亲子用彩纸等材料制作《母鸡萝丝去散步》的立体场景,并分享创作故事;开展美食制作体验活动,依据《面包男孩》等图画书内容,亲子共同制作书中的美食,在体验过程中增进情感,感受阅读与生活的联结。
随着《图画书里的中国》电视栏目的热播,幼儿园积极组织幼儿与家长共同观看。根据节目中《一条大河》的故事讲读,从选书和阅读指导两方面助力家庭共读。
选书时,推荐《我们的母亲河》《小水滴的奇幻漂流》等与河流、祖国大好河山相关的图画书,帮助孩子拓展对“大河”主题的认知,丰富阅读层次。
亲子阅读指导上,建议家长借鉴节目中生动的讲述方式,借助地图、纪录片片段等辅助资料,带孩子认识不同河流。阅读时多提问互动,鼓励孩子想象,加深对故事的理解,科学开展亲子共读。
图画书在活动中发挥着核心纽带作用,既以生动画面激发幼儿想象力,又以多元主题促进幼儿发展。通过教师专业讲读示范,使家长习得科学共读方法。
幼儿园同步推进以《熊猫》《九色鹿》《皮影里的小人》等图画书为主题的课程建设,同时构建家园一体的亲子共读机制。活动开展以来,已带动200余组家庭参与,形成“园所引领-家庭实践-社区辐射”的良性互动,为构建书香社区注入教育活力。
田东熠妈妈:
“现在的阅读时间里,我们更加注重先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细节,再逐步讲解文字;也会通过角色扮演、续编故事激发孩子的创造力,灵活的开放式提问变得更多了。现在小田不仅能很快复述故事情节,联想故事发展,还会主动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去分析带入自己的视角,亲子阅读时间变得更加让人期待了!”
段可欣妈妈:
“起初,亲子阅读对我和孩子来说,不过是睡前匆匆翻几页图画书。但参与幼儿园的系列活动后,一切都不一样了。我们跟着老师学会了情景演绎,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我们模仿大兔子和小兔子比爱的模样,孩子眼中满是新奇与欢喜。现在,每晚不用我提醒,他就主动抱着图画书,拉我坐下共读。从被动听故事,到主动提问、思考,亲子阅读不再是任务,而是我们每晚最期待的温馨时光,让我真切感受到孩子在阅读中成长,亲子关系也愈发紧密。”
程宇熙爸爸:
“以前总苦恼不知怎么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参加社区讲读和观看《图画书里的中国》节目,加上老师耐心指导,我找到了方向。现在共读时,我会像节目里那样,用丰富的语气语调讲述,还会和孩子一起观察画面细节,像读《大卫不可以》,我们会讨论大卫捣蛋时的心理。孩子不仅阅读兴趣大增,语言表达也更丰富,看到生活中的场景,还会联想书中情节。亲子阅读成了我们沟通的桥梁,打开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大门,真心感谢幼儿园组织的这些活动。”
图画书志愿讲读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看到了孩子和家长的显著变化:孩子们在互动中展现出蓬勃的想象力与思维活力;家长们摒弃机械念读,转为互动共读,用开放式提问引导孩子思考,自发在社区分享共读妙招。园家社协同效应愈发显著,活动场景延伸至社区各个角落,构建起协同共育的阅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