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推动我省学前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宣传学前教育典型案例、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和先进人物事迹,经研究,将面向各地市征集成熟材料,用于成果宣传推广。
五莲县以实现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为改革方向,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总抓手,确立了“促幼儿与教师双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课程发展目标,举全县之力因地制宜深化“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以课程实践锻造教师专业能力,让每个孩子享有新经验获得、有思维参与的学习、游戏,推动全县幼儿园共同走向内涵发展之路。
一、问题导向,构建标本兼治的质量运行新机制
1.构建践行《指南》教育新常态。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理念背景下,制定出台《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五莲县学前教育游戏实验区实施意见》,以刚性文件全面推开课程游戏化建设。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进程也就是贯彻落实《指南》的过程,我们坚持以常态化践行《指南》为抓手,将“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视为教师日常教学应有的教育行为,对照《指南》反思实践,在实践中践行指南,还通过主题论坛、游戏案例、撰写学习故事等措施,倒逼行动研究,促进教师成长为符合《指南》意志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学需求的新型教师。
2.构建问题导向的实践诊断机制。成立由省市特级教师、教学能手组成的专家评价团队,在承当区域游戏评选、督导评估、优质课比赛等活动评委之机,深入到每所幼儿园班级教学现场,面对面诊断指导,发现实践中存在的真问题及创新经验。对于发现的问题,现场研讨、现场解决;对于创新经验做法,坚持哪里出经验就把现场会开到哪里,树典型立标杆,全县推广。
3.建章立制再造新流程。为了彻底解决农村幼儿园一直以来班级一日活动粗放、日复一日低水平重复的状态,全县研究制定出台了《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与标准》,各幼儿园各班级以此为范本制定出符合本园本班实际的《一日活动流程与标准》,使每一位班级教师明确自身工作职责,知道自己一日生活中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一次性把事情做对、做到位,减少了工作盲目性与漏洞。
4.构建配套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是指挥棒,怎么评往往就怎么干。我县一直坚守“过程性评价”,实行园领导日巡班工作法,要求园领导每日以研究的姿态,以找问题、抓亮点为目的,坚持每日定时走进班级教育现场(或抽看监控)进行巡班,并将巡班结果纳入班级月绩效考核。除此之外,一日活动各环节质量、岗位流程化运作一并计入月绩效考核,解决了干好与干孬一个样的问题。
二、需求导向,扎根乡土开创高品质特色课程
1.省编课程内容本土化实施。将地方民间工艺、歌谣、棋类、运动类、种植类、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事等贴近幼儿生活的并且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有机融合进省编课程中,利用乡土材料、自然物品和生活用品为操作性学习材料开展区域游戏,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学习材料的本土化,将省编课程“化为”我县本土课程。
2.开发主题化、项目化园本课程。我们立足乡土、社区资源、文化资源创生主题活动,带领孩子走进自然、社区、企业、博物馆等,以研学的方式开展主题化、项目化主题活动,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感知,真学、真做、真研究获得有效学习、全面发展。
社会研学课程
走进五征汽车城
3.课程实施指向有效学习与发展。乡土化的课程内容、低结构化的学习材料让我们的课程充满了无限可能,而随之出现了幼儿区域游戏中热热闹闹浅层甚至无效学习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孩子的学习有效能,而不仅仅停留在简单快乐层面?经研讨剖析,发现问题根源是老师普遍错把“放手”当成“放任”,教师的鹰架作用确失。为此,我们提出了“有准备的放手,有质量的收手”的游戏策略,形成了“前计划-中游戏-后分享”的游戏流程,“前计划”让幼儿进区前就明确目标或任务,“中游戏”要教师跟进观察、解读、助推幼儿游戏走向深入,“后分享”对经验进行梳理提升。材料的投放方式也从“一劳永逸的一次性投放”到“根据需要逐层次”投放。游戏策略的调整,让孩子们能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做事,做有新经验获得的事,做有思维和情感参与的事。
游戏前计划
游戏后分享
4.实践中走向深度学习。“现在站在哪里下步将去向何方”,“如何将现有的幼儿能主动按玩具游戏材料的性能玩耍与操作”游戏水平,迈向“能使用玩具游戏材料进行有思维参与、有问题解决多样性探索的深度学习”更高水平游戏,都是我们经常进行自我审视与思考的问题。我们扎根于教育实践,从幼儿主动学习的激发、以材料为基础的经验构建、教师指导策略、观察评价量表制定、课程审议等关乎深度学习的关键要素为突破口,以“行动实践—观察分析—反思改进—再实践—再改进”为基本行动路径,边实践边归纳提升,实现螺旋上升式发展。
我们还尽一切可能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采取订单式多维度让教师外出学习开阔视野,另一方面走进名园长工作室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
宁征园长走进教育
园长课程论坛
幼儿发生深度学习
三、结果导向,整体推进县域均衡
1.强弱幼儿园“结盟”,实现县域质量均衡。全县12处乡镇中心幼儿园及8处城区公办幼儿园划分为五大片区,把优势园和弱势园结成发展联盟,以优质园带动弱势园发展。每个联盟由核心园组织开展顶岗锻炼、同课异构、游戏诊断、隔空教研等联盟活动,实现理念互通、经验共享、问题共诊,抱团发展。县教体局对联盟团实行捆绑式评价,促片区幼儿园共谋、共生、共发展,以联盟均衡化推进全县均衡化发展进程。
2. 一镇一“园长”,实现镇域质量均衡。我现实行的是“镇村一体化”管理。每个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对辖区内所有村办园实行“统一建设、统一经费、统一设施设备、统一教师配备、统一保教要求”,强调乡镇中心幼儿园对辖区内学前教育的管理责任,优化了镇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拉平了镇域内村办园条件、师资配备存在的差距,实现了镇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同步改善;由中心园带领村办园统一教学,村办园质量得到了迅速优质提升,促进了镇域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镇域内大调研
镇域交流
游戏中让幼儿玩得实、玩得深、玩得活,让幼儿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知识经验的发生深度学习。我们全县幼儿园共同走在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发展探究之路上......